<wbr id="udaye"></wbr>
<xmp id="udaye"></xmp>
<listing id="udaye"></listing>
旅游公告
  現在的位置:青海新聞網 旅游頻道旅游動態 →正文
今年青海出實招迎八方客
來源: 西海都市報
發布時間: 2023-03-01 08:10:14
編輯: 童洋

海北祁連風光。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行走青海,碧波蕩漾的青海湖、絢麗的翡翠湖、金燦燦的油菜花海……這些獨特的旅游資源散落在青海大地上,由一條條道路串聯起來,構建起大美青海的美好之旅。2023年,在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我省各地將如何出招迎客來?記者采訪了青海六州兩市文旅部門。

  西寧市:讓多元文旅業態點亮“夜經濟”

  西寧市將以融合發展示范區創建為引領,持續推動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以培育壯大文化產業為抓手,推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充實完善河湟文化傳承展示基地功能,全方位呈現河湟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重點發展培育一批文藝創作表演、文物非遺保護、優秀民間工藝品創作生產企業和特色中小文化企業等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掘具有河湟印記、文化涵養、鄉土風情的優質產品。

  在促進文旅市場消費方面,發展培育夜間觀光游憩、文化餐飲、時尚購物等夜間文化旅游經濟產業,豐富夜間消費場景,推動消費升級。舉辦2023年西寧河湟文化旅游藝術節、青海地方特色小吃美食展暨第五屆西寧美食節、第二屆西寧鄉村旅游嘉年華等特色文旅活動,持續旺人氣、帶流量,激發西寧文旅市場消費活力。

坎布拉景區。

  海東市:89個文旅項目助力海東一展“河湟詩畫”

  海東市將深入挖掘河湟人文生態資源,全力創建省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

  在實施特色重點項目方面,以扎碾公路沿線旅游民宿建設項目為重點,統籌實施長城文化公園、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縣區三館提升改造等89個項目。策劃舉辦河湟文化藝術節、“青海年·醉海東”、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等大型活動,策劃推出一批以河湟文化為題材的文藝精品,提升河湟文化的傳播力和海東市的知名度。

  打造黃金旅游線路和重點景區,加快融入西北旅游大環線,打造海東市范圍內的精品旅游路線和鄉村旅游路線。重點打造土族故土園景區、撒拉族民俗文化體驗地、瞿曇旅游景區等。大力發展精品民宿、休閑農莊、鄉村旅游綜合體,打造一批示范鄉村,助力鄉村振興。

  海南藏族自治州:推進黃河文化公園宗日遺址建設

  海南州將加快完善生態旅游目的地體系和服務標準,以完善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合理、豐富產品體系為工作重點,不斷加大“大美青海圣潔海南”品牌宣傳推介。

  不斷完善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和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完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制度和體系,加大文物保護利用力度,建好國家文化公園,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提升產業發展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在文旅產業發展中,海南州將加快推進各縣旅游集散中心建設,完善旅游服務體系功能,加大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公共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黃河文化公園宗日遺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的實施。深挖文化旅游資源,加強智慧景區、智慧鄉村旅游景點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智慧旅游項目。

小火車載著游客暢游茶卡鹽湖景區。圖片均為資料圖

  黃南藏族自治州:構建特色線路 打造“黃南一號風景大道”

  黃南州依托“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州”“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自然與文化“雙生態”品牌優勢,提出“高質量打造具有時代特征、高原特色、黃南特點的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東南門戶”發展目標,制定出臺《黃南州高質量打造青海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東南門戶的實施方案》及其任務分工。

  為助推景區和旅游線路再升級,黃南州將全面啟動同仁市歷史文化名城5A級景區創建和其他三縣4A級景區創建工作。同時,以南北貫穿黃南全域的國道213為載體,集中打造“黃南一號風景大道”,形成點狀支撐、環狀串聯、線狀引領的風景大道體系,構筑黃南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特色線路架構。

  黃南州還將推出冬春季群眾性文體活動、夏日廣場文化活動、青海·熱貢文化旅游節、傳統節慶民俗四大板塊活動,舉辦貫穿全年、全域、全民參與的系列文旅活動,豐富旅游內涵。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讓海西旅游由過境地向目的地轉變

  海西州將加快培育全域旅游、全景旅游、全季旅游,延伸旅游產業鏈,豐富優質旅游產品與服務供給,推動海西旅游由過境地向目的地轉變。海西州將加快旅游公共基礎設施、智慧文旅、生態旅游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水上雅丹、紅崖火星村、火星小鎮等重點文旅項目,落地一批精品文旅項目。

  今年,海西州還將舉辦西寧-海西營銷大會、柴達木文化旅游節、那達慕、智閣魯如等活動,實施文化旅游“十個一”工程,提高區域生態旅游品牌傳播影響力、地域文化感召力、生態形象親和力,進一步打響“祖國聚寶盆神奇柴達木”品牌。

  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原子城景區沖刺新高度

  海北州將繼續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打造海北特色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海北州將推進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深入挖掘同寶山文化旅游資源,將同寶山打造成為集觀光旅游、生態研學、紅色教育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基地。推進A級旅游景區提質增效,爭取金銀灘-原子城5A級旅游景區創建成功。

  為提高全州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海北州將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以推動文物活化利用為重點,推進基地舊址革命文物有效利用。同時,持續開展大美青海文藝輕騎兵、戲曲進鄉村演出活動。

  玉樹藏族自治州:規劃建設通天河沿岸旅游景觀公路

  玉樹州將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優化升級,通過出臺《玉樹州旅游發展規劃》等相關配套文件,構建“一核三廊三板塊”發展格局,實現旅游人次年均增長20%、收入增長13%,加快打造省級全域旅游、文物保護示范區和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

  玉樹州還將規劃建設通天河沿岸旅游景觀公路,打造可可西里、三江源頭、國家公園王牌景區,創建新寨嘉那瑪尼石經城5A級景區。推進博物館小鎮、玉珠峰登山小鎮和三色索加特色小鎮建設,推動稱多縣國家級古村落保護示范縣和囊謙縣尕爾寺景區建設。落地建設玉樹文化旅游產業園和玉樹市全民健身中心,實現各市縣三館建設全覆蓋。

  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薩爾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實現新突破

  果洛州是中國格薩爾文化資源最富集、表現形式最有特色、文化特征保持最完整、說唱傳承人最多、影響力最廣泛的地區之一。近年來,果洛州委州政府統籌謀劃,整體推進,國家級格薩爾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果洛州將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為主線,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加大非遺保護力度,完善四級非遺名錄體系,持續推進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

  加快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謀劃和建設一批文化旅游服務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加大四館一院一中心免費開放力度,做好舞劇《永遠的長征》、大型音樂劇《從黃河到長江》、紅色舞劇《果洛·1952》巡演和送戲下鄉活動。

相關新聞↓
  [ 返回首頁 ] 字體大小[ ] [ 打印 ] [ 進入青新論壇 ] [ 關閉窗口 ]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聞登載許可國新辦[2001]55號 青ICP備08000131號
日本特爽刺激大片
<wbr id="udaye"></wbr>
<xmp id="udaye"></xmp>
<listing id="udaye"></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