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天空蔚藍,通透高遠,朵朵白云,點綴其間。在六五環境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熟悉的“青海藍”又走進了許多人的微信朋友圈,更走進了大家的心里。
伴隨著“青海藍”的大美盛景,由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等多部門聯合舉辦的2023年青海省六五環境日公益宣傳活動在鮮花簇擁的新寧廣場舉行,這次活動主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契合新時代發展主題,也點燃了人人參與環境保護,攜手共建大美青海的熱情。
活動現場由省生態環境廳、省直單位、西寧市和企業宣傳四大展區組成,各個展區功能不一。這邊在開展助企暖企和環保法律法規現場服務,那邊又在展示環保技術裝備、應急設備和生態環境監測執法成果。當中還設置了“12369”現場舉報臺、環保技術評估、環境規劃、固廢管理、信息服務宣傳等展臺,發放科普宣傳資料,為廣大群眾提供現場咨詢服務。
抓人眼球的,要數青海省青少年活動中心小朋友們手繪的“手拉手保護青海生態 心連心共建美麗家園”長卷繪畫。40幅兒童畫和國畫拼在一起,奇思妙想的構圖和花鳥蟲草的形象組合在一起,充分表達了孩子們對綠色家園的美好向往。“這些是我們的40個學員花了兩三個課時才做出來的,繪畫過程中很多小朋友都趴在畫紙上畫,很辛苦的,但孩子們知道要參加這么有意義的活動,都很高興,覺得很值得!”青海省青少年活動中心美術老師楊京霖給記者介紹了長卷繪畫“背后的故事”。
生態文化的培育,離不開文藝作品。青繡藝術制品展和生態文明主題攝影展,也是比較受歡迎的主題,吸引了參觀群眾駐足觀看、拍照留念。摸一摸精美的繡品,看一看照片里呆萌的高原特有小動物,大家的心情也跟著美麗起來。
從現場熱鬧的場景不難看出,珍愛環境、呵護生態,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自覺行動。
在活動現場,市民張麗霞告訴記者,以前,她總認為生態環境保護是政府的事,與百姓不相干,但是,近年各級政府和生態環境部門深入社區開展的一系列宣傳,讓她越來越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如今,張麗霞會用洗臉水、洗菜水沖廁所,外出就餐不用一次性筷子,家里的小轎車也被“雪藏”起來,能騎車和坐公交車絕不開車。
“我們深深感受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進步,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天更藍了,空氣越來越好,水也越來越清,老百姓對優質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提高了。”這是在場所有環保人共同的心聲。
“這次活動我不光自己來了,還帶著孩子一起,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從小接受熏陶,同時讓身邊更多的人知道,生態環境保護與我們息息相關,要懂得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保護生態環境。”這是現場很多市民和志愿者的心里話。
不負青山,終得金山。
這個季節,徜徉西寧的大街小巷,優美的環境總是令人流連忘返。無論是市民還是外地游客,都會豎起大拇指由衷地感嘆:“青海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優美了。”
畫好“生態卷”,做好“環境文”,讓青海各族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愿景正在照進現實。
新時代新征程,新氣象新作為。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我們定將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新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