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2月25日,地處黃河臂彎里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還有些寒意,但在尕巴松多鎮第二社區,“學習雷鋒精神·溫暖您的春天”的活動開展得卻是暖意十足。
“我不知道怎么表達,真的太感謝了!今后有任何需要我做的事,我絕對第一個報到。”第二社區退役軍人陳永壽緊緊握住社區工作人員的手說。
原來,今年陳永壽老人已經70歲的高齡,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女兒女婿都因突發疾病相繼去世,留下兩個未成年的孩子,這樣的家庭變故,壓得陳永壽夫婦喘不過氣來。
陳永壽夫婦所生活的尕巴松多鎮第二社區是民族團結“石榴籽”家園創建示范點,為解決好轄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全面傳承和發揚好雷鋒精神,自了解到情況后,第二社區快速行動,聯合轄區派出所為這個突發變故的家庭開始了暖流接力。
“誰都會遇到這樣的不測風云,但一方有難需要八方支援,‘雷鋒’不僅僅是一個普通名字,更要把學雷鋒活動落實到我們社區的日常生產生活和學習工作中,轉化為大家的實際行動。”在安撫好老人和孩子的情緒后,第二社區黨支部書記鄧小玉組織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入戶填報,為該家庭未成年孩子申請辦理孤兒生活補助、臨時救助相關手續。
同時,和團縣委、縣婦聯協調為其爭取相關助學補助,并和“守護格;”項目負責人協調,從社會其他社工組織里銜接對該家庭高一學生實行助學救助事宜,力爭多渠道、多舉措解決該家庭眼前的困難,確保孩子正常入學,不因家庭變故失學,輟學。
“一個人的愛是有限的,眾多的愛是無窮的,只有將有限的個體融入到無限的集體當中去,才能將這樣的善意和愛心不斷延續,不斷壯大。”同德縣團縣委書記胡海霞說。為進一步傳承和發揚好雷鋒精神,把社區“石榴籽”家園創建成轄區居民互幫互助“愛的家園”,社區支部面向社區支部,群團組織發出倡議,在小范圍內進行了捐款,短短兩小時3150元的愛心捐款匯集在了一起。
直到慰問完,第二社區的各個微信群里還在不斷發紅包捐款,感人的故事一直沒有下線,一股股暖流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
在第二社區發起倡議捐款時,社區工作人員收到了一份來自共青團海南州代表的捐款,他叫華青杰,是一名教師,他說:“在我們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困境時,雷鋒精神仍然生動鮮活,他的熱情,善良,樸素,刻苦慰藉著每一個人,激勵著每一個人,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亮色和追尋的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