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udaye"></wbr>
<xmp id="udaye"></xmp>
<listing id="udaye"></listing>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青海新聞

【迎接全國兩會】一針一線,繡出美好新生活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宋熙曜    發布時間:2023-03-04 07:17    編輯:何繼紅

藏繡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海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初春的貴南被一場綿綿的春雪覆蓋,一派瑞雪豐年的喜人景象。雖然天氣有些冷冽,但并沒有擋住大家忙碌的腳步。2月17日,在貴南縣藏繡協會院內,由江蘇省對口援建藏繡產業發展項目設備物資發放儀式正在舉行。全縣27家藏繡生產企業和藏繡工坊人員前來參加設備發放儀式,現場共發放了3445件(臺)藏繡生產加工設備及生產資料,總價值達310萬元。

  提起貴南縣,有兩個亮點一定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是貴南縣的治沙工程,還有一個就是貴南縣的藏族刺繡工藝。

  貴南藏繡又稱貴南針線,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的一個特色品牌,作為當地一種民族民間工藝,貴南地區藏、漢等民族婦女創作的各種唐卡和傳統圖案色彩艷麗、做工精美,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2020年貴南藏繡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貴南地區傳統藏繡歷史悠久,遠近聞名,全縣六個鄉鎮中沙溝鄉、茫曲鎮、茫拉鄉和過馬營鎮四個鄉鎮是貴南藏繡主要分布地區。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民族民間手工藝品的需求遠遠超過機械生產的藝術產品,民族民間工藝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這也為藏繡走出農家、推向市場提供了機遇和平臺。

  在貴南縣沙溝鄉,藏繡傳承人多杰措說:“小時候家里困難,我從小就在家中干農活,母親的刺繡手藝非常好,閑暇之余就繡東西,耳濡目染,使我從小就對藏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大后,也開始跟母親學習刺繡。”最初多杰措繡一些小的物件,經過日積月累的練習,技藝也漸漸趨于成熟。終于,她的藏繡作品在表現形式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作品也在省內外的展覽中多次獲獎,2012年多杰措被認定為第一位貴南藏繡的傳承人。

  多年來,多杰措帶出了許多學生,在藝術傳承上她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但在私底下,她和大家就是好姐妹好朋友。學生拉珍告訴記者,多杰措老師很有耐心,她在學藝中遇到的問題她總是耐心指導,有時甚至會連夜趕路上門來檢查作品,這讓她很感動,她教給她的不僅僅是謀生手藝、致富手段,更重要的是,能夠作為當地民族工藝的傳承人,責任重大,她感到很自豪。在與拉珍的交談中,記者真切感受到了她對于文化傳承事業的激情與熱愛。

  藏繡是優秀的藏族民間傳統文化之一,承載著青藏高原厚重的農耕文明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正是因為有無數像多杰措這樣的民間藏繡藝人的堅守,才使得藏繡成為我國少數民族刺繡中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形式之一。

  才讓加畢業于青海師范大學,本來有著穩定的工作,后來,他辭去了共和縣的工作,注冊了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我當時辭去工作,遭到了父母和家人的反對和不理解。”談起創業初衷,才讓加這樣對記者說:“我從小在這里長大,我們這里的婦女幾乎人人都會刺繡,看著家家戶戶都有人會繡活,但不被外人所知,當時就想,家鄉的民族資源這么豐富,為什么不宣傳出去推廣出去,增加農民收入。當時在我們這里,沒有專門做這方面的公司,于是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還是決定,回家創業,干一番自己的事業。”

  公司成立后,才讓加就在海南州開了自己的專賣店,雖然對藏繡有一定的了解,但沒有經驗。他說:“當時,公司最困難的是對零散農戶的管理上,雖然大家手藝好,但公司需要統一的標準,這就對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來公司通過開展集中培訓、優化經營模式,情況有了很好的轉變。”如今,才讓加的公司有了專業的老師提供技術指導,通過對口幫扶平臺,還不定期請蘇州的刺繡老師來指導交流,經過多年努力,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如今,貴南藏繡基本形成了集技能培訓、設計、生產、鑒賞等功能為一體的產業鏈,實現了民族文化資源優勢向經濟產業優勢的轉化。截至目前,全縣藏繡藏、漢從業人員達2000余人,年產藏繡作品2萬余件,年產總值達2480萬元,已成為當地廣大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一條重要渠道。

  邁上新時代,踏上新征程。貴南藏繡不斷尋求突破,大膽創新,與知名時裝品牌杭州密扇進行深度合作,在上海國際時裝周等成功舉辦貴南藏繡跨界時裝專場秀,將傳統民族文化藝術與時尚載體相結合,創造性轉化藏繡藝術,使其逐步走向現代化、市場化,開啟貴南藏繡產業發展的新篇章,一件件充滿靈氣的手工繡品正從貴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相信貴南藏繡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好!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日本特爽刺激大片
<wbr id="udaye"></wbr>
<xmp id="udaye"></xmp>
<listing id="udaye"></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