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一個背包,里面裝著10多塊大小不一的抹布,還有鞋套、鏟刀和各種功效的清潔劑,這就是家政員趙國云每天的工作“伙伴”。帶著這套工具,他每天奔波在西寧市不同區域,走進千家萬戶做家庭衛生保潔。
3月2日,記者見到趙國云的時候,他正在西寧市海湖新區公交車站等車。“今天我干活這家不遠,5站路,9點前到就行。”趙國云告訴記者,剛開始做家政的時候,出門總是找不到路,現在他對西寧的小區都很熟悉。
趙國云是互助土族自治縣林川鄉馬家村人,之前他農忙時種菜,農閑時打工。2013年,趙國云聽說不少鄰村的村民都從事家政行業,收入可觀,于是他也動心了。“最初以為家政就是擦擦玻璃,打掃衛生,這幾年陸續參加了專業技能、職業道德、衛生防疫等方面的培訓,才發現自己要學習的很多。”趙國云說。
踏實肯干、能吃苦,是西寧怡家愛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州對趙國云的評價。從一個人單打獨斗到成立了由50余名互助縣各鄉鎮村民組成的家政服務公司,在許州的帶領下,公司的家政服務也逐步向專業化、規范化發展。2022年,互助家政服務業直接或間接帶動群眾就業約1.5萬人,其中,在西寧市就業人員約1.3萬人,人均年收入達2.6萬元。
互助家政以勤勞、肯干贏得了市場的青睞;在城市給排水、建筑領域,蒲臺水暖工從青海走向全國各地;互助土族盤繡更是讓繡娘憑借指尖技藝盤活指尖經濟……樹一個品牌,帶一片就業,富一方百姓。海東市高度重視勞務品牌培育、建設和發展,在政策和市場的合力推動下,勞務品牌正成為群眾就業金名片。
在海東市,各類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優勢的勞務品牌成為勞動力轉移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優秀勞務品牌龍頭企業積極參加創新創業賽事和交流展會活動,勞務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越來越大。
海東市就業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勞務品牌帶動力強,樹一個品牌,可帶活一個產業。海東市在壯大“化隆牛肉拉面”“撒拉艷姑”等傳統勞務品牌的基礎上,建立了青海拉面總部大數據中心、青海高原青繡產業運營公司、互助家政服務培訓基地,組建了互助家政集團、青繡數字化總部經濟,促進勞務品牌產業化發展。2022年,海東市向省外輸出13.7萬人次,省內跨地區轉移16.3萬人次,就近就地轉移19.2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54.5億元,人均勞務收入11077元。
今年,海東市將進一步完善勞務信息、技能培訓、就業服務、組織協調體系,完善覆蓋城鄉就業管理服務工作,開展就業崗位進家庭、進社區、進鎮村活動,實現崗位對接零距離,做大做強拉面、青繡、家政服務等勞務品牌,在做好品牌資源整合的同時,發揮市級東西部勞務協作培訓基地的主渠道作用,實現勞務品牌與人力資源的有效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