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易娜 通訊員 馬彩虹 報道) “路好走了,開著拖拉機走山路心里不犯怵,上下山也就更方便了。以前進出村拉東西,都沒人愿意接這活兒,F在路寬了,我自己都可以開車進城了,這多虧了書記你!”2月26日,晨曦微露,國網海東供電公司派駐楊家山村第一書記王仕浩正與村民們清掃進村的道路,正巧碰上了下山采購農具的楊家山村村民楊富英。
楊家山村位于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西部,地處海拔2400米的腦山,距縣城20多公里,全村共有2個社、168戶、480人,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為主。2022年8月中旬,受連續多日的大暴雨天氣影響,楊家山村進村的道路被雨水沖毀,有4處路段出現不同程度的山體滑坡和塌陷,出入村莊受到影響。
“書記,這路要是斷了,我家種的馬鈴薯就要爛在地窖里了,這一年的辛苦可就白忙活了。”最先找到駐村書記王仕浩的是楊家山村村民楊富英。作為村里的馬鈴薯種植大戶,楊富英2022年種植了50多畝馬鈴薯。其他養殖戶、準備秋收的村民陸續找到王仕浩反映情況。眼看著進村的路被雨水沖毀,山上的村民出行都困難,更別說把村里的農副產品運下山了,這讓楊富英滿面愁容。
而在此前,由于通往楊家山村的道路已經使用多年,路面多處破裂,部分地段損毀嚴重,甚至出現了路基懸空的現象,不但給村民出入帶來了一定安全隱患,而且部分地段的損毀也會導致自來水管爆裂。每到農忙季節,村民就發愁,由于路不好走,導致村里的農副產品價格也一路走低,村民們多有怨言,很是苦惱。
村民的呼聲和期盼聲,王仕浩聽在耳里、急在心里。村里孤寡老人居多,收入有限,讓村集體或者村民籌資修路,對于這個村莊而言十分困難。為徹底解決“行路難”的問題,2022年9月初,王仕浩來到國網海東供電公司尋求“娘家人”幫忙。經過多方協調,王仕浩如愿落實好了資金,迅速回村組織召開村“兩委”會和村民代表會議,商議村道路修繕以及施工建設相關事宜。9月中旬,在王仕浩的不懈努力和廣大村民的大力支持下,道路修繕工程正式啟動。施工期間,王仕浩基本每天都在現場監督工程質量、搶抓施工進度。在王仕浩的積極推動下,9月26日,被雨水沖毀的300多米長、總面積達1050平方米的道路完成全部修繕,一舉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難題,而這僅用了一周的時間。
道路暢通了,村里的農副產業發展也在提速,馬鈴薯、小麥等特色農產品及時拉出大山售賣,村民保住了“錢袋子”。“可以說,我們村道路的及時維修,不僅解決了村民出入的一大煩惱,而且外面的商販也進來的更多了,我們的貨物也能賣個好價錢。”楊富英自豪地說。
修好路、興產業、增收入,2022年年底,楊家山村實現人均增收近1000元。楊家山村的清晨在拖拉機的轟鳴聲中拉開帷幕,路上不時駛過滿載馬鈴薯的拖拉機,看著眼前平坦寬敞的水泥路,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慶的笑容。
“王書記到楊家山村還不到兩年,不僅及時高效地修繕了進村道路,拓寬了村民農副產品銷路子,而且他還在村里開辦了‘電力愛心超市’,引導村民用參加村集體活動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有效帶動了大家共建美麗鄉村的積極性,帶領大家嘗到了生活的甜頭。”村支書楊維民說。
第一書記王仕浩駐村以來,在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的有力支持和鄉鎮黨委的科學領導下,他團結帶領村“兩委”成員開展工作,從為民服務辦實事、提升村務治理水平等方面入手,完善村級活動場所、服務設施等,關心關愛五保戶、殘疾人、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幫助村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他還經常主動幫助村干部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指導完善村規民約,弘揚文明新風,促進楊家山村和諧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