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鄂崇榮,第十二屆、十三屆青海省政協常委;2023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在省政協我算是‘老’委員了,在全國政協我是一個‘新’人,履職舞臺更高更大,也感到壓力更大了。”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鄂崇榮說。
2023年全國兩會開幕在即,作為新一屆的全國政協委員,鄂崇榮正緊張地準備著向全國兩會提交的提案。“我的提案基于我的本職工作,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近年來我一直比較關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問題,也一直在做相關方面的研究工作,通過調研我發現,在青海各族干部群眾實踐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同‘芯片’一樣初步嵌入到民族地區各個領域。”
鄂崇榮介紹,“黃河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和身份認同,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成員共有共享共鑄的代表性符號。黃河國家文化公園象征著國家精神,是承載中華文明、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增強中華文化認同的重要空間。所以,我今年準備提交的一份提案是關于在建好用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因為工作的需要,鄂崇榮經常到一線調研,這也為他更好地履職創造了有利條件,“只有身處一線,才能對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有直接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各族群眾依托各項政策紅利、發揮特色文化優勢、發揚吃苦耐勞、敢闖敢拼等精神,形成了如青海拉面、青繡、唐卡藝術、石刻藝術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和民族餐飲。很多群眾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建立了關系,深交了朋友,推動了各民族嵌入全國經濟大市場,民族地區特色產業成為輸出輸入地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紐帶和平臺渠道。經過多年的發展,‘青繡’已成為青海廣大農牧區婦女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收致富,以鄉村振興助推區域產業發展的重要手藝之一。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目前‘青繡’產業發展潛力遠未充分挖掘,拉面等民族特色餐飲也呈現出后勁不足的狀態。因此,我的第二件提案是關于壯大民族地區特色產業促進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提案。這兩天正在加緊修改完善中,把意見建議提得更準確、更具有可操作性。”
說到履職感受,鄂崇榮說,“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履好職需要結合好個人專業優勢,進一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對所關注問題的相關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進度深度了解,在扎實調研、傾聽群眾呼聲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必要時借助外腦,做好咨詢工作,最終提出高質量提案,做好高質量發言。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委員,需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民族群眾感情特別真摯,參政議政時需深懷家國情懷,將本地區發展需求與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推動國家富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深度融入。”
即將赴京履職,鄂崇榮也在抓緊學習,他的案邊擺放著《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提案工作》等系列叢書,“我將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斷錘煉道德品行,增強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準確把握政協履職方式方法,深入基層、深入界別群眾,解民情、集民智、獻良策。積極向老委員學習如何更好履職,開闊思路,突破原有視野、研究格局,提升學識水平,做好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推動者、參與者和宣傳者,向界別群眾宣傳好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講好中華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和青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