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關注生態保護,加大對青海河道防洪治理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關注體育事業發展,制定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準入清單;關注婦女權益保護,消除婦女就業性別歧視……翻開全國人大代表、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自來水公司職工夏吾卓瑪的筆記本,她的每一個建議都是和家鄉發展息息相關,內容總是很詳實、事例總是很生動,建議總是有理有據。
這些天的夏吾卓瑪尤為忙碌,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她又投入到自己準備在全國兩會上提交建議的完善當中。從建議構思到走訪調研,再到反復修改,逐字逐句她都要細細斟酌。作為一名連任兩屆的全國人大代表,今年是夏吾卓瑪履職的第六個年頭。近些年,夏吾卓瑪圍繞家鄉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每年至少向大會提交6個建議,總計提出了55個建議,其中3個建議被全國人大列為重點督辦建議,由全國人大親自出面督辦。
建言察實情,履職在路上。“我上次去河南縣調研是兩年多前,這次去調研感覺變化很大。河道變寬了,河水變清了,水量變大了。春季的河南草原依舊寒冷,尚處枯黃期的草原還在結霜,但是可以看出來草原的覆蓋度很好,以前一塊塊裸露的黑土灘很難看到了,這些都說明河南縣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方面的工作成效顯著。”2月16至17日,夏吾卓瑪從同仁市驅車130多公里來到了河南蒙古族藏族自治縣,實地了解2021年她向大會提交的《關于在洮河源頭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水源涵養中心區的建議》的落實情況,察看了洮河源頭區生態保護情況,聽取了有關部門的情況介紹,與護林員等基層群眾進行了交流。
“在和農牧民聊天的過程中,我能深切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意義。這些年,青海通過禁牧封育、濕地保護、植樹造林,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多的農牧民群眾自發參與,像保護眼睛和生命一樣守護生態環境,已經成為青海各族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和生動實踐。”夏吾卓瑪深有感觸地說。
2022年,在全國兩會“代表通道”上,夏吾卓瑪深情講述了青海故事、青海變化。講述中,夏吾卓瑪談到了黃南州澤庫縣一位名叫多杰的藏族老人常年義務守護濕地的故事,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2月20日,夏吾卓瑪又一次來到多杰老人家中,結合她準備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的建議內容,與基層農牧區群眾面對面交流,認真傾聽他們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3年來,夏吾卓瑪始終堅持奮戰在供水第一線,從抄表員、收費員到材料保管員、水質檢測員,無論身處哪個崗位,她堅守初心、腳踏實地,用工匠精神完成每一項工作。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這幾年,讓夏吾卓瑪有了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她常常深入田間地頭、牧場帳篷,農牧民家中,聽民聲、察民情、訪民意,收集第一手資料,為的就是形成一份份接地氣、高質量的建議。
作為少數民族人大代表,每年全國兩會上,夏吾卓瑪都會通過每一次發言和接受媒體采訪,以親身經歷積極講好家鄉故事,宣傳家鄉日新月異的發展成就,詮釋一名新時代人大代表的使命擔當。
“今年全國兩會上,我打算講三個故事:一個是守護‘中華水塔’的故事,一個是鄉村振興的故事,還有一個是民族文化傳承的故事……”夏吾卓瑪想要講的這些故事都是她近距離觀察發現或者親身經歷、參與過的,她的愿望就是要把更多的家鄉的發展變化講給更多人聽。
踏上新的五年全國人大代表履職之路,夏吾卓瑪表示,要時刻牢記代表使命,發揮自身優勢履職盡責,竭盡全力反映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用實績、實效來回報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竭誠為青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