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員在鄉村黨校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西寧市委組織部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自2022至2023年度農村黨員冬春訓工作開展以來,西寧市創新黨員教育方式和載體,結合實際,全面吹響黨員冬春訓集結號,采取線下課堂“交流學”、線上資源“隨時學”、課后錘煉“實踐學”等多種形式,讓農村黨員冬春訓越來越“有味”。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利用“農戶小黨校”為農村黨員“送學上門”。西寧市委組織部供圖
線下課堂“交流學”
黨員冬春訓有“趣味”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從北京前往陜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奮斗精神……”在西寧市湟中區攔隆口鎮卡陽村村史館,村黨支部書記祁生海利用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參觀村史館的黨員群眾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十年間,卡陽村從交通不便、設施薄弱、無產業帶動,到開發鄉村旅游,一條條通村道路聯戶延伸四方,一排排嶄新民居紅頂白墻,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收,村民們親身感受著這些巨大變化。“再次參觀村史館,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看到了農村發展新的藍圖,讓我們充滿了信心,建設更加美好的家園。”村民王國成目光堅定地說。
這種利用村級黨員活動陣地,開展“小班”式教育培訓工作是西寧市開展農村黨員冬春訓工作的亮點之一。西寧市堅持以“實際、實用、實效”為原則,積極打造農村“小黨校”,學習大課堂。把發放黨章、佩戴黨員徽章、重溫入黨誓詞作為每一期集中培訓班開班規定動作,增強培訓儀式感,強化黨員身份意識。把“黨支部組織生活共享陣地”“農戶小黨校”、黨員活動室等場所作為線下農村黨員冬春訓的主陣地,不斷延伸拓展黨員學習培訓渠道、豐富培訓形式。
同時,邀請黨課講師團、專家服務隊成員進村入戶上門送學,采取講座式、訪談式、情景式和“金點子座談會”等形式深入解讀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林業、農業、畜牧業等實用技術,以“示范基地+現場實操”的培訓形式,現場講授蔬菜種植技術、牛羊養殖技術、勞務輸轉等知識,實現“富腦袋”與“富口袋”雙管齊下。將領導干部、農村黨支部書記、實用技術人才等聘為教學點老師,組建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講師團隊,把黨的“好聲音”傳進千家萬戶,充分釋放農村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
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送學上門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西寧市委組織部供圖
線上資源“隨時學”
黨員冬春訓有“新味”
“剛剛線上宣讀入黨誓詞的時候,仿佛身在現場一樣,我感到十分激動。”“通過手機視頻,讓我們這些在外流動黨員能夠在線上參加學習培訓,與黨組織保持緊密聯系,還可以結合自身的所見所感,為家鄉建設提供思路,真是高效、方便!”……去年12月,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城關鎮東門村黨員活動室內開展了一場特殊的網絡直播,一臺手機,一個支架,搭建起了一條流動黨員與家鄉的紐帶,打造了一個不斷檔、不掉線的學習平臺。
針對農村流動黨員、老黨員參加黨課不方便、時間不靈活等問題,西寧市創新建立以“網上黨校”為核心載體的“指尖課堂”,在學習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了“短、平、快”的特點,激發農村黨員有效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微量學習”。
依托“青海網絡干部學院”“信仰的力量”等線上平臺,開設專題網班、設置學習模塊,重點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章黨規黨紀、黨的基本知識等必修內容,及時有效推送各類黨課學習資料,打破時空、地域限制,將學習教育由“定時定點”拓展為“隨時隨地”,消除農村黨員學習教育的“真空”和“盲區”。
結合農民生產生活實際需要,精選農村產業發展、農村土地政策及相關國土資源知識解讀等實用精品課程,整理更新發布“冬春訓學習禮包”,推出“政治理論+政策法規+廉政教育+專業技能”等多樣化“營養餐”,由“大雜燴式”轉向“訂制套餐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民黨員發展能力,培養鄉村振興帶頭人。
課后錘煉“實踐學”
黨員冬春訓有“甜味”
祁生林是西寧市湟源縣寺寨鄉草原村的村民小組長,每天早上5點多就早早起床,將村里的小廣場打掃得干干凈凈。春節期間,他還每日提著小喇叭走街串巷為鄉親們宣講疫情防控知識,提醒大家安全過節。細心的村民看到他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總會關切地問一句“痛風又犯了嗎?”“只要大家能平安、健康過節,這點痛不算什么。我每天雖然忙碌,但很充實,雖然疲憊,但收獲更多,只要大家需要,我絕不會掉鏈子。”他笑著回答道。
服務引領,黨員先行,這樣的黨員不在少數。西寧市將農村黨員冬春訓與當前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讓廣大黨員在真學真干中增強黨性修養、提升能力素質,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大展拳腳”,真正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守初心、擔使命的生動實踐。
城西區虎臺街道黨工委結合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主題黨日、“黨建+志愿者服務”等為載體,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組織黨員清掃小區干道垃圾、鏟除街邊小廣告,黨員們干得熱火朝天,讓小區環境煥然一新。以“保健康、防重癥”為工作目標,做好農村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小喇叭、宣傳欄、快手、抖音等媒介作用,全方位、多渠道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
這些都是西寧市堅持學以致用、以學促干,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生動實踐。同時,西寧市積極謀劃開展“為民辦事在一線、化解民憂零距離”“我為群眾辦實事”等一系列實踐活動,引導農村黨員通過志愿服務,為身邊群眾辦實事好事,做好為民服務的暖心事,在解決問題、推動發展、促進改革、惠及民生等實效上彰顯學習教育成效,切實展現農村黨員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風貌。
結合“在職黨員進社區”“黨員認領微心愿”等活動,及時了解掌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幫助解決群眾“急難盼愁”問題。以黨員冬春訓為契機,深化黨員“先鋒指數”考評,探索建立農村黨員參訓成效評價機制,樹立看數據、看成效、看口碑的黨員參訓評優導向,把農村黨員的參訓情況、為民服務實效和疫情防控工作表現納入黨員“先鋒指數”考評和民主評議黨員內容。
西寧市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學在一線、干在一線、拼在一線,在實際行動中砥礪初心、錘煉黨性。他們用腳步丈量村情民意,用真心提供精準服務,凝聚最大合力,筑牢最強堡壘,將冬春訓成果轉化為實干擔當、沖鋒在前的不竭動力,為建設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貢獻力量。